close

文/邱承宗

蜻蜓,這種從恐龍時期即已存在的生物,許多人看到牠的剎那,通常會不假思索的脫口叫出「啊!蜻蜓」,然後呢?牠是什麼蜻蜓、長相、生活環境或者生活史,似乎完全不清楚,也不是關心的對象。然而,當孩子在山上、水邊遊玩,因看到蜻蜓的驚喜而引起好奇心,繼而追問蜻蜓生態的知識時,我們如何鼓勵孩子主動學習?還是抹殺了他們的求知慾?

 

我認為認識生活周遭的蜻蜓,可以是件有趣的事,過多繁複的檢索、艱澀的專有名詞,只會令人卻步而興趣索然。所以正如書名《啊!蜻蜓》一樣,本書只是認識蜻蜓的入門書,僅收錄一般常見的四十幾種蜻蜓,除了盡量減少生硬的名詞,也不涉及另一類群──豆娘,無非是希望透過本書的簡介,老師可以帶領學童觀察顯微鏡下的世界,培養對生物知識的興趣;父母陪著小朋友到水邊遊玩時,能夠懂得如何辨別蜻蜓種類,進而親近牠們。

 

以前我一直以為顯微鏡是種高價位的儀器,只能想像卻沒有能力擁有,不過二〇〇七年時,因為渴望認識蜻蜓而出現了契機,蜻蜓的種類多樣,體型、顏色和棲地也各有不同樣貌,單純的拿起相機拍攝蜻蜓種類,已經不能滿足我想了解牠們的生態、生活的慾望。

 

日漸旺盛的好奇心,終於戰勝了口袋裡的私房錢,我帶著既興奮又有些許不安的情緒,從光學儀器公司買回顯微鏡。經過一陣手忙腳亂的組裝,顯微鏡終於與相機合體,但是按下快門後,看著模糊的畫面,整個人都呆住了!不信邪的又拍了十數張水蚤的畫面,依舊朦朧的畫質讓我不由得為了一去不復返的鈔票而淚奔,唉!顯微鏡果然是臺高級的「玩具」啊!

 

一星期過後,那臺等同桌上型電腦價位,卻毫無作用的玩具,令人越看越礙眼、生氣,於是我拿起工具把它解剖了!接著又花了十幾天時間,畫出它的結構原理、與相機結合後的成像光學,以及光源補正的可能性,再透過電腦網路搜尋可以利用的材料........經過日以夜繼的改造和無數次測試,一臺拍攝出來的畫面品質終於令人滿意的「顯微鏡攝影機」成為我的得力助手,同時也開啟我觀察昆蟲的另一頁新章。

 

對於蜻蜓生態和生活習性,還有許多值得我繼續探索的空間,不過本書能夠順利出版,特別感謝葉文琪先生的審訂與推薦、小熊出版社總編輯鄭如瑤的督促,以及各類不辭辛苦演出的蜻蜓夥伴。

 

 啊!蜻蜓書封.jpg

小熊出版代表作:邱承宗老師五年的心血

 

簡單易讀又精采的圖解內容,開啟孩子對生物知識的追求

 

台灣第一本顯微鏡下的蜻蜓世界深護一致好評!

 

唐欣潔/陳淑芳/陳賜隆/張東君 聯合推荐!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熊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