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魯班與阿奇」是朱顏老師與黃志民老師在1991年參加洪健全兒童文學獎的第一名,然而在得獎之後卻一直沒有發行的機會,相隔二十年,它終於有機會跟大家見面了!聽聽老師怎麼說......
跟你分享我的故事
朱顏
小時候,一家人最喜歡玩「爬蟲蟲」遊戲,以手指頭當小螞蟻,從腳趾頭開始往身上爬起,怕癢的我們,開心的在榻榻米上癢成一團、笑成一團。這就是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圖畫書故事首獎《魯班與阿奇》一書創作的緣起。
雖然自得獎後,《魯班與阿奇》在抽屜裡寂寞的度過了好些歲月,如今竟能美夢成真的出版成書,開心的我覺得好幸福,更鼓舞我繼續創作的動力。
這本書,獻給天上的爸爸、媽媽和明仁弟弟(我真的非常非常想念你們),以及一直以來包容我的家人和朋友們。
二十年的感動
黃志民
這是民國八十年四月發生的事。
透過太太同事的姊姊介紹,認識了朱顏,她想找個會畫畫的人合作,參加兒童文學獎徵件。
在多次討論定稿後,七月初,我帶著這份額外的暑假作業到師院進修。利用晚上在宿舍裡揮汗趕稿,想要呈現作品中的幾個重點:朋友間醇厚的友情、大與小、遠與近的巧妙對比,以及如何用色調烘托溫馨的氣氛。心中又惦記著即將臨盆的太太,和不到二歲的大女兒。
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,暑假的最後一天,小女兒出生,稿件寄達主辦單位,我師院也畢業了(沒能參加畢業典禮)。二個多月後,主辦單位通知:作品獲得首獎,耶──我高興的歡呼狂叫!
然而,這件作品卻錯失了二次出版的機會,直到今年──小女兒滿二十歲的前夕,一個巧妙的因緣下得以出版面市。感謝小熊出版社給我這個機會,也讓年過半百剛退休的我得到莫大鼓舞,重拾創作熱力。
不只我們的作家與畫家現身說法,請熱愛兒童文學的專家告訴我們更多看「魯班與阿奇」的角度,更深刻地感受魯班與阿奇間的友情!
魯班的小祕密,你知道了嗎?
簡靜惠
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
簡單的故事、動人的筆觸、活潑的插畫,作、繪者用心的將這本圖畫書完美的呈現在大家面前。
故事中高大的長頸鹿魯班,看不到細小的螞蟻阿奇,也無法體會阿奇的需要。如同生長在優渥環境的人,不知民間疾苦,無法體會生活中現實的一面。其實只要擁有優勢的那一方,先低下頭來、改變姿勢,換一個角度讓螞蟻們爬到頭頂,阿奇和他的親友們就能享受海闊天空,看見美麗的雲和風景,而「癢」的問題也不存在了。
這本多年前得到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的作品,我仍有印象,當初得獎的原因在:幫助孩子建立體諒、了解與追求和諧的價值觀,這仍舊是現今社會需要的,非常值得推薦。
釋惠敏
東京大學文學博士.法鼓佛教學院校長.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
長頸鹿「魯班」與小螞蟻「阿奇」的故事與圖畫,讓我們學習到:需要有同理心、忍耐力、守規矩、有智慧等因素配合,才能真正體悟與實踐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。
長得高人一等的魯班,雖然喜歡把頭藏在高高的雲裡面,品味雲的奇妙變化滋味,卻也懂得傾聽生活在地面上,小小螞蟻阿奇的心願;為了幫助阿奇,魯班忍受著奇癢無比的螞蟻攀爬路線……
當家長帶著孩子細細讀時,會明白:魯班與阿奇為了對方,懂得互相體貼,彼此配合,不造成傷害。更重要的,小螞蟻雖然請求對方的幫忙,卻也發揮智慧,思考出更好的辦法,讓螞蟻家族巧妙的爬上魯班的頭上看風景,才能皆大歡喜。
人生中,為了一件小小的善念,要學習的忍耐很多,除了癢、疼痛,可能還要忍耐更多的侮辱、打罵……種種出乎意料的挫折和困難。讓我們多向魯班與阿奇學習!
貓女
媽媽部落格人氣作家
動物,往往是孩子最親切的朋友。正在學習閱讀的孩子,最喜愛透過圖象,學習辨認令他倍感親切的動物朋友;同時,也透過這份親切感,來認識這個令他既陌生又好奇的新世界。
《魯班與阿奇》正是一本充分給予孩子親切感的動物故事繪本。孩子除了能透過圖象認識小動物,繪者的溫暖色調和饒富趣味的畫面,也使孩子在喜愛和欣賞的氛圍中,進一步認知顏色、大小;而溫馨、可愛的故事,則引領孩子動動小腦袋,思考和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,發揮友愛合作的精神。
這麼棒的圖畫書,非常推薦給開始學習獨立閱讀的孩子,或正要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的家長!
和魯班與阿奇一起漫步在風和日麗的草原,享受美好的每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