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《小黑猴》繪者石麗蓉
我喜歡寫書法,喜歡柔軟的毛筆在溫潤的宣紙上接觸、移動、揮灑,然後留下各種姿態的線條。我喜歡畫水墨畫,喜歡水與墨在宣紙上互相交織成的,樸素卻又豐富的層次。
所以,在我的生活中,除了買菜、煮飯這些家事之外,最常做的事,就是在長長的畫桌上,拿著大大小小的毛筆寫書法、畫畫,然後,把這些剛出爐的作品,高高低低的貼滿了客廳的牆壁,自我欣賞、自得其樂。
有一天,小熊出版社的總編輯鄭如瑤小姐到家裡來看了我的作品後,拿出謝武彰老師寫的「小黑猴」,問我要不要畫畫看。我一看,就被謝老師簡單而有韻味的文字,以及有趣而有深意的故事所吸引,很快就答應下來了。
這是我第一次正式為出版社畫繪本。我馬上拿出我最喜歡的毛筆畫了幾張。原本以為會大受讚賞,沒想到被總編輯「委婉」地批評了一下,然後給了我一些中肯的建議。
收拾起「有點受傷」的心情,轉念為「有批評才有進步」的心態,我老老實實的,從草稿開始,一段段的文字琢磨、一張張的構圖研究:如何表現香山寺的寧靜安詳?如何表現小猴子們的頑皮騷動?僧侶的造型要如何?設下的陷阱又是什麼樣子、什麼材質做成的……….過程中不斷地嘗試、修改,還到動物園去觀察猴子的型態、動作,並畫了許多速寫回來當參考,終於把「小黑猴」的草稿完成了。記得拿給總編輯看的前一天晚上,我還緊張地睡不安穩呢!(真是菜鳥一隻啊!)
還好構圖大致都通過,接著我跑了幾家美術社買了各種宣紙回家試畫,終於選定最適合的紙張,開始正式作畫。
水墨畫看來簡單,只有簡簡幾筆,但難的是:下筆就無法修改,是「一筆定江山的」。在創作的過程中,我想要保留傳統水墨的「氣韻生動」,也要顧及到童書的色彩豐富度;要呈現中國宋代的古樸氛圍,又要表現故事中的幽默與童趣,這種種的思考與實踐對我來說,都是新鮮而富挑戰性的。在這種戰戰兢兢,有時卻又要故作瀟灑的心情下,小黑猴的彩圖一張張的貼上了牆,當我畫桌前的牆壁被貼滿的時候,「小黑猴」終於完工了。
交稿之後,出版社在整體設計、選紙、印刷的過程上也花了許多心血,讓水墨和色彩的細膩層次能有最好的呈現,讓整本書有了最好的質感。
「小黑猴」終於誕生了!它讓我重溫第一個孩子誕生時的心情-一種不可思議的喜悅。感謝為它「催生」及「助產」的所有人,並希望你喜歡這一本用毛筆畫出來的、獨特的繪本!
【用心製作每一本書,創造美好的閱讀時刻,小熊出版社。】